2022 Oct 癌症新知電子報
廖志穎醫師
放射腫瘤/癌症輔助醫學
中國醫藥大學台中總院/新竹附醫
SNQ國家品質標章:智慧整合輔助醫學
美國紐約MSKCC癌症整合醫學進修
休士頓MD ANDERSON癌症整合醫學進修
休士頓MD ANDERSON癌症整合醫學進修
中國醫藥大學中西醫碩士
全方位癌症副作用數位照護服務
吃對保健食品時間,吃錯效果打折扣
「常見放射線治療迷思」
Q.放射線治療會很痛?
A:不會,放射線治療不是插電電你,是用直線加速器產生X光線,穿透腫瘤細胞造成DNA破壞造成腫瘤死亡,正在治療照射時就像照x光沒有感覺的。
Q.放射線治療會讓你變成輻射人?
A:不會,高能量放射線在治療產生的放射物質,在停止治療當下走出治療室時就立即消失,比較需注意的是骨頭掃瞄、正子照影,因注射核醫藥物,有短暫的藥物停留身上(4-6小時半衰期一半以下)。
Q.放射治療輻射會致癌?
放射治療約佔癌症治療1/3比重,少了它,很多癌症打不贏,因治療輻射引起的癌非常少見(千分之幾到萬分之幾),治療的好處仍遠大壞處。
少部份甲狀腺若有接觸輻射,罹癌風險略增(但輻射引起甲狀腺癌偏好的分化、預後好),定期甲狀腺超音波檢查。
Q.放射治療好壞細胞通殺?
錯,傳統鈷60放射機的確避不開正常細胞,現代質子治療、弧形刀、螺旋刀,對正常組織有顯著閃避效果—殺癌細胞、避正常細胞。
Q.放射線治療的副作用?
A:因照射部位不同,照射器官不同而有不同的主要副作用。
如:
1.頭頸腫瘤 (口乾、嘴破、皮膚)
2.乳房(皮膚)
3.肺/食道(肺炎、食道炎、心包膜炎)
4.腹部(腹瀉、腹痛、潰瘍)
骨盆(頻尿、腹瀉、血便/尿)
看起來很可怕?!但別擔心,現代加速器進步,在醫師評估下,都能有效讓副作用在15%以下喔!
#從古到今的放射治療
#放射腫瘤整合輔助醫療中心
#減低副作用
1.免疫療法神隊友
維他命C對癌細胞具有多種角色,抗氧化、調解表觀基因、細胞激素,配合免疫檢察點PD1/PDL1療法,維他命更能有效抑制PDL1,增加好的淋巴球浸潤癌細胞週圍,團團圍住,增加癌細胞死亡。
2.高劑量C抑制癌細胞生長HIF-1
HIF-1是癌細胞在缺氧環境下,產生的癌細胞自我強化的誘導因子,會增加更多血管新生(VEGF)訊號,自我適應缺氧環境與持續長大,是癌細胞的幫手。
國際研究,大腸癌患者,手術前施打四天高劑量C,手術後發現切除的腫瘤內含有較高的維他命C,且「顯著減少」癌生長幫手HIF-1缺氧因子。
3.「高劑量C減少乳癌復發」
韓國Kosin大學附醫回顧性分析乳癌216位患者,治療完接受高劑量C者,減少復發機率(6.8% vs 17.9%).
高C有提升免疫、抗發炎、提供H2O2氧化代謝差異,影響癌細胞。
150位晚期乳癌患者,合併「注射型」薑黃素+太平洋紫衫醇,整體腫瘤縮小反應率(51% vs. 33%),明顯減少疲憊。
Dr.廖說明:粹取薑黃素以抗發炎為主,抑制腫瘤增生蛋白基因(NFKB),減少發炎激素IL1、6、8,與實驗結果相符。
化療常胃痛腹瀉怎麼辦?
我們都知道營養很重要,治療前「食補」高熱量和高蛋白可以幫助細胞修復減少副作用外,幾個月治療下來,化療往往會傷害腸黏膜完整性、消化酶分泌、增加腸道壞菌減少益菌少,產生腹瀉、脹氣、胃食道逆流、胃痛,影響營養吸收,這時「預防保養」是減少腸胃道問題的關鍵。
化放療改善腸胃道
癌細胞什麼營養都吃,但主利用最多的是「糖/澱粉醣」,透過無氧呼吸、轉運蛋白、細胞激素,像寄生蟲改變了身體代謝。
抗癌不是拼命吃高熱量就好,內容很重要,五穀根莖(地瓜等)混搭,減少白米白麵粉純澱粉比例,減少GI升糖指數,提升蛋白質/優質好油作一部份熱量來源,純糖的冰淇淋、布丁高熱量等應急用就好。
延伸閱讀
癌細胞愛吃糖?
如何選高品質高濃度魚油-rTG型
魚油的型式與有效成分濃度與吸收率有關。
常見有TG型態、EE型態、最新的rTG型
而超臨界萃取以rTG型態以及EE型態的魚油為主。
目前最好的型式是
rTG型魚油濃度約70~90%(吸收率最佳)
全方位癌症數副作用數位照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