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食品微脂型新技術
廖志穎醫師
放射治療/癌症輔助醫學

SNQ國家品質標章:智慧整合輔助醫學
美國紐約MSKCC癌症整合醫學進修
休士頓MD ANDERSON癌症整合醫學進修
中國醫藥大學中西醫碩士

微脂技術

你一定聽過新的微脂型化療藥,減少傳統的毒性副作用,保健食品中,有些因為腸道的天然吸收機轉阻礙,導致傳統薑黃素、維他命C的吸收率不佳,近年生技科技發展,運用食品萃取技術,讓我們的魚油與雲芝多醣體,大幅提升濃度與吸收率,一起來了解。

新SLCP 微脂技術「薑黃素」




薑黃粉本身不溶於水,腸道很難吸收!
SLCP(solid lipid curcumin particles)技術用微脂把薑黃素包裹,減少葡萄糖醛酸化薑黃素、提高游離型薑黃素比例,包裹薑黃素增加表面親水性更容易進入血液、腦血管障壁、淋巴系統中,減少肝臟干擾,增加自由態活性薑黃素,是一般粉的65倍的效能與延長7小時作用時間。


增加通過腦的薑黃素


#而加入黑胡椒素Piperine 增加吸收2000倍原於1998年一篇研究,使用2克的薑黃「素」和20毫克「胡椒鹼」的特殊劑型膠囊,因胡椒鹼(piperine)抑制薑黃素被肝代謝原理,來增加薑黃素體內吸收達單用薑黃素的2000%(原始粉吸收濃度極低)。




還在很辛苦吞辣辣的薑黃粉和黑胡椒嗎?
SLCP 微脂薑黃素可以增加更好的體內利用率。

SLCP薑黃素英文研究


微脂型維他命C


雙層脂質包膜的維他命C技術

維生素C在人體中如何吸收與代謝? 
人體無法自行合成維生素C,因此需要透過攝取食物或者是營養補充品來獲得。 

維生素C主要在腸道吸收,且其吸收率與攝取量成反比關係,也就是隨著維生素C攝取量增加,人體小腸的吸收率反而會越來越差。 過多的維他命C則會隨尿液排出。

單次攝取維他命C100毫克~200毫克,吸收率最好;研究顯示,一旦攝取量超過1000毫克,吸收率可能僅剩5成,吸收到的維他命C若未使用,就會隨著尿液排除。

而被小腸吸收的維他命C是以氧化型式(脫氫抗壞血酸)進入細胞,在細胞內還原成抗壞血酸。由於這個回收利用機制,只有少部分維他命C會被代謝,每天代謝量約5-45mg,維他命C在體內總含量約300mg~2g。並且在不同組織細胞中的濃度都不同,白血球、眼睛、腎上腺與大腦組織的維他命C濃度高;血漿、唾液的維他命C濃度低。


而為了避免腸道阻礙傳統維他命C吸收的機制,開發了新型的微脂體包覆的維他命C,可以大幅的快速通過腸道進入血液中,提高口服攝取的濃度,且避免過酸的維他命C直接刺激腸道,造成腹瀉或胃痛。


高科技培植與萃取雲芝多醣體





雲芝多醣體,已有30年的癌症臨床研究歷史,早在日本發現的PSK,中國的PSP,都是菇類細胞壁裡的一種碳水化合物,葡萄糖的聚合物,化學結構透過M細胞可以刺激腸道的淋巴系統,進一步激活免疫細胞功能與活性。


beta多糖體結構刺激腸道免疫系統

目前醫療科技日新月異,新科技用LED特殊波長光源培養雲芝菌絲體,再大量用專利多醣透析純化裝置,萃取出高濃度46.5%的多醣體,與日本克速鎮相等劑量,提升作用效能。

#SGS驗證

延伸閱讀:
菌菇多醣體的輔助角色
https://cancernewlife.blogspot.com/2018/01/TVimmune.html

rTG型油Omega 3




魚油濃度

Omega-3是多元不飽和脂肪酸,主要由EPA與DHA所組成,EPA抗發炎、DHA腦部發育,人體無法自行合成,必須由深海魚、鯖魚、秋刀魚食物或保健食品中攝取。市面上的魚油產品Omega-3萃取濃度從10%~90%都有,
濃度越高的魚油Omega-3(EPA/DHA)含量越高,Omega-3含量越高的魚油產品價格也相對較高。


魚油型式

魚油的型式與有效成分濃度及身體吸收率有關。一般會標示產品是TG型態或是EE型態、和最新的rTG型態,魚油保健品以TG型態市售商品為最多,而Omega-3濃度較高的則是以rTG型態以及EE型態的魚油為主。

TG型魚油的EPA/DHA濃度約10~40%,為最常見的魚油型
TG型魚油經過酯化反應後-->EE型魚油濃度約50~90%,
EE型魚油經再酯化-->rTG型魚油濃度約70~90%)(吸收率最佳)

魚油吸收率

EE型魚油搭配飲食後須經過一層轉化,吸收率約73%
TG型魚油最接近人體,吸收率為100%
rTG型魚油的吸收率卻高達120%,高濃度且吸收率最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