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免疫營養輔助醫學
治療中如何安全搭配輔助醫學?
廖志穎醫師
放射腫瘤/癌症輔助醫學
抗發炎/免疫營養
中國醫藥大學台中附醫/新竹附醫
台中門診週134 新竹門診週5
SNQ國家品質標章:智慧整合輔助醫學
美國紐約MSKCC癌症整合醫學進修
休士頓MD ANDERSON癌症整合醫學進修
休士頓MD ANDERSON癌症整合醫學進修
中國醫藥大學中西醫碩士
化療手麻、抗發炎、高劑量C、免疫營養
科學化西醫調理:整合腫瘤醫學(Integrative Oncology)
過往20年,癌症治療在手術、放療、化療、標靶、免疫治療的進步下,整體治療存活率從40%上升到60%。
正統治療幫助我們清除了身體90-95%的癌細胞,影像看不到不代表沒有,剩下的殘留癌細胞可透過液態切片(ctDNA)、循環癌細胞(CTC)仍可發現蹤跡,我們必須靠抗發炎、提升免疫的策略,來進一步清除他們。
除了正統治療進步外,你知道美國前十大癌症中心也用西醫實證整合輔助醫學模式,協助調理身體、改善副作用、提升免疫嗎?
美國前十大醫院的整合輔助醫學
筆者本身是放射腫瘤資深專科醫師,2013與2019赴美國休士頓MD ANDERSON癌症中心與紐約MSKCC癌症中心整合腫瘤醫學臨床進修,了解科學實證西醫式調養的【整合腫瘤輔助醫學】如何運用抗發炎與免疫營養策略在臨床治療中結合與運作。
美國MD ANDERSON癌症中心-整合腫瘤醫學 |
最新文獻顯示:
1.癌友治療生活品質越好,副作用越少,存活率越高(資料)
2.壓力賀爾蒙與運動改善癌症存活率
3.CRP/NLR發炎指數,MDSC發炎細胞抗發炎與癌症療效有關
4.腫瘤微環境缺氧發炎與腫瘤治療抗藥性/腫瘤惡化有關
5.糖/醣代謝/胰島素與癌症預後有關
6.化放療治療中免疫回復越快,存活率越高
7.腸道益生菌與菇類多醣體調節增加免疫
8.間歇性斷食帶來的細胞自噬反應,抗癌幫助
Dr.廖 線上諮詢
腫瘤引起的相關發炎激素 |
腫瘤本身、化療與放療、身心壓力、肥胖脂肪、高胰島素等都會引起發炎,這些【壞】發炎激素如IL6、TNF-a都是我們體內的【豬】隊友,會產生癌疲憊、抑制免疫系統、促進腫瘤生長與轉移和抗藥性的可能,例如研究發現,手術或化放療引起的壓力激素,脂肪、高胰島素生長因子,可能會幫助癌細胞逃竄轉移或在化學治療放射治療下存活與產生抗藥性,壞發炎激素也同時是癌疲憊、惡病質等副作用最大元凶。
我們目前有乳癌、膀胱、肝癌、肺癌、大腸癌四期穩定案例,採取以治療時間軸,來看如何結合抗發炎與免疫營養臨床照護。
當你在做放射線治療,尤其是頭頸癌、食道癌、胃胰肝臟、直腸癌放射治療時,容易產生影響食慾的副作用,首先從原來的三餐飲食來做調整,提升蛋白質與熱量120-150%以上,每天兩手大的蛋白質,配合每天1-2罐的配方營養品,搭配免疫營養素,透過【醫抗癌】每天記錄體重與副作用,同時建議實證醫學的維他命/營養品搭配使用,減少相關副作用。
#維他命C/D3 #高劑量維他命C #薑黃素 #魚油 #免疫多醣體
2.靜脈抗發炎:高劑量維他命C比水果中高1000倍的方式用靜脈注射,研究顯示可以減少化放療中的副作用、疲憊、改善疼痛、生活品質為主軸,韓國研究減少乳癌復發,大腸癌研究延緩疾病惡化。另一個是甘草甜素注射,提供抗發炎、保護肝臟、抗過敏,與調節免疫的功能。
3.放射治療皮膚照護
放射治療頭頸部與乳房,令人最害怕的皮膚燒焦破皮,廖醫師研發的皮膚金鐘罩照護模式,曾榮獲SNQ國家品質標章照護肯定,運用預防性的保濕修復乳液凝膠、消炎與燙傷修復藥膏,大幅減少令人害怕的放射治療皮膚炎問題,減少皮膚破損造成的治療中斷。
4.維他命D3檢測/發炎指數/癌症代謝/CTC/MDSC
抽血項目:25(OH)D,CRP,IGF1,CTC/MDSC(中國醫新竹)
抽血項目:25(OH)D,CRP,IGF1,CTC/MDSC(中國醫新竹)
治療中缺乏某些特定營養素,會讓免疫低下、發炎增加,透過檢測與補充,提升相關的治療營養力,D3與免疫系統和發炎環境有關,高發炎指數會影響治療療效,代謝症候群、高血糖高胰島素誘發IGF1生長因子,也與影響治療成效。
5.抗發炎生活與免疫提升衛教
地中海式飲食、間歇斷食飲食法、533運動,超慢跑都是科學研究中常用的改善癌復發體質的關鍵,輔以抗發炎靜脈維他命C、薑黃素、魚油、D3,多醣體、腸道菌免疫,可幫助調理體內減少壞發炎機轉的微環境,改善發炎引起的副作用、抗藥性、提升生活品質與治療成功率。
6. 免疫營養素-白血球恢復策略
放化療中引起腸道菌的失衡、多樣性減少、腹瀉、腹脹、食慾不振、胃食道逆流、胃潰瘍,是減少食慾體重的最大元兇,腸道菌叢與發炎、免疫也息息相關,使用養腸道三合一營養素(麩醯胺酸、益生菌、酵素),藉由修復黏膜、改善消化、增加好菌免疫、營養素補充,改善長期因癌治療腸胃困擾的癌友。
副作用的嚴重度,決定你是否順離完成治療還是延後治療,使用醫抗癌(https://cancell.tw),記錄治療後的副作用,AI醫師與線上醫療團隊會教你第一時間處理方法,返診後可讀取紀錄幫助自己與主治醫師溝通,醫抗癌同時有線上課程、病友QA數據庫、醫學翻譯、營養規劃等功能。
腸癌四期不放棄,標靶化療+抗發炎高C+熱治療+放療
Dr.廖 放射治療與整合輔助醫學專家的建議:
近年來臨床上,我們採用了正規治療與輔助療法並進的模式,看到了很多癌友副作用減少、食慾增加、治療準時完程度增加,大大的增加了存活率,透過飲食調整、抗發炎與腸道提升免疫策略(含放療誘導)、很多3-4期的癌友穩定的控制了病情,讓我們更有信心,持續以治療與整合輔助醫學,幫助每位癌友度過這艱難的時期,線上的團隊夥伴,感謝護理師、營養師、心理師的團隊協助,讓大家治療中減少擔憂,提供更完整的全人治療。
分享一些癌友經驗
近年來臨床上,我們採用了正規治療與輔助療法並進的模式,看到了很多癌友副作用減少、食慾增加、治療準時完程度增加,大大的增加了存活率,透過飲食調整、抗發炎與腸道提升免疫策略(含放療誘導)、很多3-4期的癌友穩定的控制了病情,讓我們更有信心,持續以治療與整合輔助醫學,幫助每位癌友度過這艱難的時期,線上的團隊夥伴,感謝護理師、營養師、心理師的團隊協助,讓大家治療中減少擔憂,提供更完整的全人治療。
分享一些癌友經驗
1.復發多次的子宮內膜癌患者,此次單一在膀胱腹膜內復發,無法接受化療,只好接受同步高劑量維他命C與高劑量放射治療,後續持續高劑量C保養,疾病穩定中。
2.
晚期泌尿癌患者,同步化療與免疫療法PD1,合併高劑量放射治療與高劑量維他命C等整合輔助醫學,目前追蹤一年腫瘤消失穩定中。
復發子宮內膜癌合併高劑量C與放療個案 |
2.
晚期泌尿癌患者,同步化療與免疫療法PD1,合併高劑量放射治療與高劑量維他命C等整合輔助醫學,目前追蹤一年腫瘤消失穩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