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學治療引起的手麻腳麻
廖志穎醫師
放射腫瘤醫師/癌症輔助醫學
中國醫藥大學台中總院/質子中心(掛號)
SNQ國家品質標章:智慧整合輔助醫學
美國紐約MSKCC癌症整合醫學進修
休士頓MD ANDERSON癌症整合醫學進修
中國醫藥大學中西醫碩士
化學治療造成週邊神經病變引起之麻木等感覺異常以及運動功能之損傷,最常嚴重影響病人日常生活功能及品質,常見於乳癌或是大腸癌化學治療後的病友。
常見引起週邊神經病變之化學藥物:
包括長春花生物鹼(Vinca alkaloids)、紫杉醇(Taxane)、及鉑類(Platinum)藥物,其他在高劑量時也有一定神經系統副作用者包括(Topoisomerase inhibitor)如Etoposide、抗代謝劑類藥物如Methotrexate、Ara-C等。
一、長春花生物鹼(Vinca alkaloids,肺癌)
代表性的藥物為Vincristine。常造成的神經病變以感覺神經病變(麻、痛等)為主,累積劑量超過30mg,則神經毒性將十分顯著。早期的症狀以肢端麻木或疼痛來表現,嚴重則發生肌肉的無力及異常抽筋現象。有糖尿病的病患身上更易發生且病變程度也較嚴重。
二、紫杉醇(Taxanes,乳癌、頭頸癌、卵巢癌)
包括太平洋紫杉醇(paclitaxel)及歐洲杉醇(docetaxel)。主要的影響會感覺手腳皮膚異常敏感及疼痛。發生急性嚴重神經副作用的病患多為單次接受較高劑量或同時併用鉑類(platinum)藥物的患者,紫杉醇類傷害神經機轉為影響神經軸突與去髓鞘化,和粒線體受傷。
通常於每次輸注後24至48小時最顯著,通常需一星期才能緩解。易發生神經病變的危險因子包括較高的紫杉醇累積劑量、注射藥物的時間過快、之前接受過其他種類化學藥物治療等。
三、鉑類(Platinum,頭頸癌、大腸癌)
代表藥物有Cisplatin、卡鉑Carboplatin及歐立普 Oxaliplatin。其中Cisplatin及Oxaliplatin這兩個藥物的週邊神經毒性最為嚴重
Cisplatin的神經毒性通常在累積超過400mg/m2時會有週邊神經病變,可能機轉為背根神經節的神經元DNA受損,影響的部位通常由下肢開始,以四肢的感覺異常麻痛為主,深部肌腱反射會消失,步態會不穩,有時病患會表示有如被電電到的感覺。Oxaliplatin通常於累積超過540mg/m2時,會產生持續性的神經毒性。症狀約有一半左右的病患於停藥一年後恢復正常,但仍有一部份的病患無法恢復。
化學治療飲期周邊神經病變(CIPN)原因:
化療引起的神經病變可能會痛、麻、感覺異常,剛治療完約68%,半年後約30%會有此症狀,但目前與多種機轉可能有關:破壞神經軸索,脊髓上背根神經節(鉑金),神經粒腺體破壞(紫杉醇),造成相關症狀,若本身有糖尿病,CEP72基因變化,有此神經病變風險增加。
以下是廖醫師門診改善化療神經麻的方式:
注射化療當天化療前15分鐘可以用冰手套腳套減少藥物隨血流到達手腳末梢,減少藥物的傷害,直到注射完15分鐘。
預防期使用:
1.維他命B6/12
神經傳導的重要輔脢,口服B6/12在臨床上亦有些許幫助,可作為輔助使用。(B群,合力他命,含有B6/B12,皆可嘗試)
神經傳導的重要輔脢,口服B6/12在臨床上亦有些許幫助,可作為輔助使用。(B群,合力他命,含有B6/B12,皆可嘗試)
2.鎂離子
鎂離子飲食補充研究中,可見少化療中與後的手麻腳麻,原理與減少化療引起的神經過度活躍引起的麻木感,鎂同時也是神經穩定劑。
鎂離子飲食補充研究中,可見少化療中與後的手麻腳麻,原理與減少化療引起的神經過度活躍引起的麻木感,鎂同時也是神經穩定劑。
3. 麩醯胺酸
存在體內的胺基酸,在組織修復中扮演一定的角色。學者發現若病患接受高劑量的太平洋紫杉醇的治療時,若輔以Glutamine治療可明顯減少感覺及運動方面的週邊神經傷害(台北榮總。麩醯胺酸資訊)。
存在體內的胺基酸,在組織修復中扮演一定的角色。學者發現若病患接受高劑量的太平洋紫杉醇的治療時,若輔以Glutamine治療可明顯減少感覺及運動方面的週邊神經傷害(台北榮總。麩醯胺酸資訊)。
已經產生手麻腳麻:
美國NCCN與ASCO指南唯一強力推薦藥物。可明顯減少刺痛、灼痛與麻感,劑量通常為30–60 mg/day。
2.神經痛藥 Pregabalin (Lyrica) 疼痛型
若手麻腳麻嚴重到疼痛或是生活品質,臨床上皰疹神經痛藥Pregabalin (Lyrica) 抑制神經鈣離子通道,減少神經過度興奮,臨床試驗也與ALA硫辛酸合作,臨床經驗上也有幫助。
若手麻腳麻嚴重到疼痛或是生活品質,臨床上皰疹神經痛藥Pregabalin (Lyrica) 抑制神經鈣離子通道,減少神經過度興奮,臨床試驗也與ALA硫辛酸合作,臨床經驗上也有幫助。
3.Alpha-Lipoic Acid (ALA) 硫辛酸
在臨床試驗中,有顯著改善糖尿病引起的神經病變,但化療引起神經病變研究較少,先導型臨床試驗,ALA(1800mg)在四周時有改善化療引起手麻腳麻。
ALA保護神經結構髓鞘/軸索完整,促進神經細胞抗氧化,增加神經細胞血流與傳導。
#美國癌症中心腫瘤整合醫師使用ALA硫辛酸改善周邊神經問題
4.低能量近紅外線 (LED 光或是LLLT雷射光) ☆☆☆☆
2012/2016年臨床試驗,發表在JCO/GYN Oncology,Low level laser therapy(LLLT)低能量近紅外線(雷射或LED),可使局部釋放NO、血清素、增加粒線體能量ATP,減少發炎的機轉,在臨床功能上,改善化療引起的周邊神經病變。
綜合結論:
鉑金類與紫杉醇類是臨床最常碰到病人會化療引起手麻腳麻(60%)的問題,透過以上預防與改善方法,希望可以幫助化學治療後手麻腳麻困擾的病友,廖醫師臨床經驗上會先用B6/B12和鎂離子預防,化療後仍麻可考慮藥物、ALA硫辛酸、Q10、薑黃素、針灸、近紅外光或雷射的合併使用,一起改善這困擾的手麻腳麻。
參考資料
美國MD Anderson 癌症中心
Chemotherapy-induced peripheral neuropathy: an update on the current understanding
鎂離子與化療引起神經病變研究
歐洲系統性回顧 ALA/LAC
LLLT減少CIPN
在臨床試驗中,有顯著改善糖尿病引起的神經病變,但化療引起神經病變研究較少,先導型臨床試驗,ALA(1800mg)在四周時有改善化療引起手麻腳麻。
ALA保護神經結構髓鞘/軸索完整,促進神經細胞抗氧化,增加神經細胞血流與傳導。
#美國癌症中心腫瘤整合醫師使用ALA硫辛酸改善周邊神經問題
4.低能量近紅外線 (LED 光或是LLLT雷射光) ☆☆☆☆
2012/2016年臨床試驗,發表在JCO/GYN Oncology,Low level laser therapy(LLLT)低能量近紅外線(雷射或LED),可使局部釋放NO、血清素、增加粒線體能量ATP,減少發炎的機轉,在臨床功能上,改善化療引起的周邊神經病變。
5.其他抗氧化營養素:
Omega-3 脂肪酸 可抗發炎、改善神經導電性;每天EPA+DHA合計1–2 g為常見輔助量。 CoQ10 動物研究顯示具線粒體保護作用,雖人體證據不足但安全性高;可嘗試100–200mg/天 維生素D 缺乏會使神經修復力下降;建議維持血中25(OH)D > 30 ng/mL。 Curcumin(薑黃素) 抗氧化、抗發炎,部分研究顯示可減少CIPN症狀。可搭配piperine提升吸收。 |
綜合結論:
鉑金類與紫杉醇類是臨床最常碰到病人會化療引起手麻腳麻(60%)的問題,透過以上預防與改善方法,希望可以幫助化學治療後手麻腳麻困擾的病友,廖醫師臨床經驗上會先用B6/B12和鎂離子預防,化療後仍麻可考慮藥物、ALA硫辛酸、Q10、薑黃素、針灸、近紅外光或雷射的合併使用,一起改善這困擾的手麻腳麻。
美國MD Anderson 癌症中心
Chemotherapy-induced peripheral neuropathy: an update on the current understanding
鎂離子與化療引起神經病變研究
歐洲系統性回顧 ALA/LAC
LLLT減少CIP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