壓力與癌症
廖志穎醫師
放射治療/癌症輔助醫學
SNQ國家品質標章:智慧整合輔助醫學
美國紐約MSKCC癌症整合醫學進修
休士頓MD ANDERSON癌症整合醫學進修
休士頓MD ANDERSON癌症整合醫學進修
中國醫藥大學中西醫碩士
壓力幾乎是現代人生活的"必備品",舉凡上台報告的壓力,工作的壓力,小孩課業不好的壓力,或是房貸的壓力,夫妻吵架的壓力,都會造成我們身體的大腦,內分泌,和自主神經出現反應。
我們一定體驗過,短期壓力(考試、評鑑)時,容易感冒! 這是因為壓力壓抑免疫系統。
正常人壓力過了身體會恢復正常,但某些特定的狀況,例如癌症引起的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生病後的焦慮、失眠、擔心、恐慌可能會持續數年之久,這些慢性身心壓力,會導致身體處於一個過度反應壓力的狀態,產生生理、心理等變化,甚至導致癌症的復發、進展、甚至轉移。
壓力產生時,會讓身體產生挑戰或是逃避反應(fight or flight),主要藉由大腦中:下視丘-腦下垂體-腎上腺(HPA)和自主神經系統(交感神經/副交感神經)產生 (如下圖):
1.腎上腺皮質醇 (Cortisol)
2.去甲/腎上腺素 (Noradrenaline /adrenaline)
來幫助我們面對急性短暫壓力的"威脅",例如:火災時,急性壓力使人體力大無窮,逃離火場。
但是慢性壓力呢?
工作經濟壓力、婚姻、人際關係,癌症診斷後的心理壓力,就醫壓力,失眠、焦慮、憂鬱情緒都就會使腎上腺皮質醇、去甲腎上腺素持續分泌。研究指出,身體的皮質類固醇長時間分泌比較多,會造成胰島素分泌增加,進而胰島素和皮質類固醇阻抗性增加,增加發炎激素-花生四烯酸(Arachidonic acid)、IL6、TNF-alpha等分泌增加,腫瘤DNA微環境的改變、免疫功能抑制、病毒致癌基因的侵入等影響,身體產生原本讓我們抵抗外在環境抗急性發炎的東西,卻反過來傷害我們身體,進而造成癌症的生長、漫延。舉例:我們常在一段壓力後,考試、家人生病後,身體很容易感冒,就是免疫被抑制了。
癌症病人在診斷後,根據我們的統計與國外報告,約有4-5成病人有身心問題(失眠、焦慮、憂鬱),近六成的人不曾經尋求過改善方法與諮詢,嚴重影響治療的效果與生活品質,失眠也是慢性壓力的一個指標,長期失眠,免疫功能下降,生理時鐘、褪黑激素的不正常,都會影響身體免疫相關、發炎相關的基因表現,這些都是助長癌細胞的毒藥!
憂鬱症在癌友中盛行率約10-20%,但會影響身、心與就醫意願,更有研究進一步指出膀胱癌、腎臟癌、頭頸癌憂鬱症患者死亡率明顯增加(3.5倍)。
我們可以練習 瑜珈、太極拳、大笑瑜珈舒壓改善這個問題!
以下為醫學研究的說明:
1.壓力內分泌與癌症: 動物實驗中,去甲/腎上腺素會造成
簡單說 :慢性壓力、慢性發炎讓癌細胞更容易長大、亂跑,不會被身體免疫功能偵測
2.腎上腺皮質醇與癌症: 動物實驗中,壓力皮質醇 (身體類固醇)會
人體實驗:
結論:
壓力與身體生理反應是錯綜複雜的,目前證據趨向慢性壓力賀爾蒙與癌症生長、轉移有很大關係,部分流行病學的研究也證實壓力與癌症風險和惡化有關,我們相信,處理生活中工作的壓力、自我調適、朋友、社交活動和社會支持,甚至舒壓運動如太極拳、瑜珈、靜坐冥想等,藉由身體好的調控,幫助我們減少壓力的產生,避免讓這些疾病與癌細胞繼續壯大。
我們一定體驗過,短期壓力(考試、評鑑)時,容易感冒! 這是因為壓力壓抑免疫系統。
正常人壓力過了身體會恢復正常,但某些特定的狀況,例如癌症引起的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生病後的焦慮、失眠、擔心、恐慌可能會持續數年之久,這些慢性身心壓力,會導致身體處於一個過度反應壓力的狀態,產生生理、心理等變化,甚至導致癌症的復發、進展、甚至轉移。
壓力產生時,會讓身體產生挑戰或是逃避反應(fight or flight),主要藉由大腦中:下視丘-腦下垂體-腎上腺(HPA)和自主神經系統(交感神經/副交感神經)產生 (如下圖):
1.腎上腺皮質醇 (Cortisol)
2.去甲/腎上腺素 (Noradrenaline /adrenaline)
來幫助我們面對急性短暫壓力的"威脅",例如:火災時,急性壓力使人體力大無窮,逃離火場。
但是慢性壓力呢?
工作經濟壓力、婚姻、人際關係,癌症診斷後的心理壓力,就醫壓力,失眠、焦慮、憂鬱情緒都就會使腎上腺皮質醇、去甲腎上腺素持續分泌。研究指出,身體的皮質類固醇長時間分泌比較多,會造成胰島素分泌增加,進而胰島素和皮質類固醇阻抗性增加,增加發炎激素-花生四烯酸(Arachidonic acid)、IL6、TNF-alpha等分泌增加,腫瘤DNA微環境的改變、免疫功能抑制、病毒致癌基因的侵入等影響,身體產生原本讓我們抵抗外在環境抗急性發炎的東西,卻反過來傷害我們身體,進而造成癌症的生長、漫延。舉例:我們常在一段壓力後,考試、家人生病後,身體很容易感冒,就是免疫被抑制了。
癌症病人在診斷後,根據我們的統計與國外報告,約有4-5成病人有身心問題(失眠、焦慮、憂鬱),近六成的人不曾經尋求過改善方法與諮詢,嚴重影響治療的效果與生活品質,失眠也是慢性壓力的一個指標,長期失眠,免疫功能下降,生理時鐘、褪黑激素的不正常,都會影響身體免疫相關、發炎相關的基因表現,這些都是助長癌細胞的毒藥!
憂鬱症在癌友中盛行率約10-20%,但會影響身、心與就醫意願,更有研究進一步指出膀胱癌、腎臟癌、頭頸癌憂鬱症患者死亡率明顯增加(3.5倍)。
我們可以練習 瑜珈、太極拳、大笑瑜珈舒壓改善這個問題!
Time 時代雜誌報導 -發炎是祕密殺手 |
以下為醫學研究的說明:
1.壓力內分泌與癌症: 動物實驗中,去甲/腎上腺素會造成
- 癌細胞生長(cAMP)、轉移
- 抑制DNA修復(更易生癌)
- 促進病毒致癌基因活化(鼻咽、子宮頸癌)
- 促進血管生成激素(VEGF,血管新生因子、造成轉移)
- 細胞免疫功能下降(身體降低攻擊癌細胞的能力)
壓力讓腫瘤血管新增,長更大 |
2.腎上腺皮質醇與癌症: 動物實驗中,壓力皮質醇 (身體類固醇)會
- 保護癌細胞免於化療攻擊
- 促進病毒致癌基因侵入
- 抑制細胞免疫系統
- 促進癌細胞生長(藉cAMP 機轉)
- 泌乳激素(Prolactin)也因壓力而增加,會促進癌細胞生長
人體實驗:
- 冥想降低身體發炎基因表現
- 太極拳、瑜珈等降低體內發炎激素
- 乳癌、卵巢癌患者若有精神社會的壓力-->細胞免疫較差
- 離婚、喪偶、低社會支持的乳癌機率上升
- 憂鬱症膀胱癌患者死亡率高
- 社會支持度高的乳癌患者存活率較高
壓力與身體生理反應是錯綜複雜的,目前證據趨向慢性壓力賀爾蒙與癌症生長、轉移有很大關係,部分流行病學的研究也證實壓力與癌症風險和惡化有關,我們相信,處理生活中工作的壓力、自我調適、朋友、社交活動和社會支持,甚至舒壓運動如太極拳、瑜珈、靜坐冥想等,藉由身體好的調控,幫助我們減少壓力的產生,避免讓這些疾病與癌細胞繼續壯大。
參考資料
The influence of bio-behavioural factors on tumour biology: pathways and mechanisms
Nature review 2006 March
Stress and Cancer
How stress influence disease?
A silent killer-stress
Stress AND cancer
depression and surviv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