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後預防復發守則
廖志穎醫師
放射腫瘤醫師/癌症輔助醫學
中國醫藥大學台中總院/新竹附醫
SNQ國家品質標章:智慧整合輔助醫學
美國紐約MSKCC癌症整合醫學進修
休士頓MD ANDERSON癌症整合醫學進修
中國醫藥大學中西醫碩士
科學的研究、實證整合醫學,越來越多的資料告訴我們,如何有效的預防癌症,預防癌症復發,我們每個人都是自己生命的園丁,掌握自己的健康花園,唯有"改變"過往的生活模式,確實做到這10點科學建議,你就可以降低復發率!
但怎麼做?真的有效嗎?
植物飲食、運動、舒壓、減重、戒壞習慣、支持來防癌、抗癌 |
二.10點防癌防復發建議:
我們採用美國癌症研究協會(AICR),美國癌症醫學會(ACS),美國國家癌症中心(NCI)的指南和融合10年臨床輔助醫學經驗給您參考:
最關鍵地方:抗發炎飲食+提升免疫 !
1. 健康餐盤飲食:
預防癌症的復發飲食,我們推薦以【地中海飲食】為內容概念,多吃多顏色之蔬菜、水果(2-3份/天)、全穀類、豆類食物,優質蛋白(豆、魚、蛋、白肉)、堅果、好油脂,研究顯示減少乳癌、大腸癌等復發風險。
地中海飲食:蔬果、堅果、豆類、全穀、海鮮、橄欖油 |
最新的研究,延長空腹時間13-14小時,可以減少體內類胰島素生長因子IGF-1,減少發炎,減少乳癌大腸癌復發。
健康餐盤檢
211餐盤:蔬菜2、蛋白質1、碳水1 |
a.每天至少5-7分蔬果最抗發炎、防癌,但要蔬菜多於水果(水果每天2-3份,吃太多果糖轉成脂肪肝)!
b.研究顯示:多吃蔬食降低42%所有疾病死亡率,25%癌症死亡率,降低43%的大腸直腸癌發生率(參考)
c.多顏色蔬果富含天然界抗氧化質化素 (如茄紅素、胡蘿蔔素、硫化物、引朵、白藜蘆醇等),協同作用抗癌力更強!
b.研究顯示:多吃蔬食降低42%所有疾病死亡率,25%癌症死亡率,降低43%的大腸直腸癌發生率(參考)
c.多顏色蔬果富含天然界抗氧化質化素 (如茄紅素、胡蘿蔔素、硫化物、引朵、白藜蘆醇等),協同作用抗癌力更強!
d.辛香料富含植化素抗癌,不特別建議改變飲食吃素.
2.保持標準體重
越苗條越好 ,體脂肪越少越好 (BMI 體重/身高/身高(公尺) <24,男性腰圍<90cm,女性<80cm)
a. 肥胖與七種癌症相關:乳癌、大腸癌、子宮體癌、胰臟癌、膽囊、腎臟癌 -->你可以減重5%, 就有防癌效果
b.乳癌患者若肥胖也會降低治療效果
c.內臟脂肪、中廣身材是身體發炎的指標
保持標準腰圍 |
3. 每天運動至少30分鐘
一週目標150分鐘,健走是個好開始! 參考:運動防癌、防復發,目前最紅的節拍超慢跑,配合深蹲等阻力訓練,可以幫助你抗癌。
a.運動可以降低癌症發生與復發,透過降低身體類胰島素生成因子 (IGF-1腫瘤生長激素),荷爾蒙、脂肪、降低乳癌(12%)和、子宮體癌(44%)等發生率,和產生鳶尾素幫助抗老化!
b.400萬人綜合性分析發現,規律運動可以降低乳癌風險12%
c.國內外研究:做不到30分鐘,改每天15分鐘,1.6公里走路也有效!
d.大腸癌患者,多運動(每週>7小時),少看電視(每天<2小時),增加整體存活壽命 (資料)
a.運動可以降低癌症發生與復發,透過降低身體類胰島素生成因子 (IGF-1腫瘤生長激素),荷爾蒙、脂肪、降低乳癌(12%)和、子宮體癌(44%)等發生率,和產生鳶尾素幫助抗老化!
b.400萬人綜合性分析發現,規律運動可以降低乳癌風險12%
c.國內外研究:做不到30分鐘,改每天15分鐘,1.6公里走路也有效!
d.大腸癌患者,多運動(每週>7小時),少看電視(每天<2小時),增加整體存活壽命 (資料)
每天15-30分鐘快走與練肌肉 |
4. 避免含精緻糖食物
a.過多高升糖指數食物,會引起身體胰臟分泌過多胰島素,造成阻抗增加,刺激發炎激素與腫瘤生長激素增加,增加癌細胞生長機會!
b.天然的五穀米(不是白米)、天然蔬果,帶酸、纖維的,GI 值都很低,蛋糕甜點飲料是高GI食物。
c.歐美飲食建議:添加糖限制在每天總卡路里 < 1/10。
高升糖指數食物,胰島素分泌增壓,導致發炎 |
5. 儘可能少吃紅肉
牛、羊、豬,一周少於500公克/14兩和 加工肉品 (火腿、培根、香腸),改吃黃豆豆腐、魚、瘦雞肉為蛋白質來源。
排骨、牛肉飯,建議少吃! |
a.紅肉的飽和脂肪酸、膽固醇、含鐵、含氮蛋白質,高溫烹煮下比魚或白肉易產生致癌物、糖化終產物容易致癌,過去說牛肉比較營養是一個錯誤的迷思,因為壞營養也多。
b.每天吃50公克加工肉,增加21%的大腸癌發生率
c.研究指出紅肉的醣蛋白Neu5Gc容易刺激產生全身性發炎,增加5倍致癌機率。 (資料)
d.紅肉烹調產生HCA 多環胺,是荷爾蒙類似物,刺激乳癌細胞生長 (資料)
6. 限制飲酒,男性每天小於兩杯,女性小於一杯
a.酒精會代謝成乙醛致癌物、破壞維生素ADE平衡、也會增加荷爾蒙、增加自由基、身體發炎,增加乳癌、頭頸癌、食道癌、胰臟癌、大腸癌風險。
延伸閱讀: 酒精與癌症
紅酒迷思 |
7. 減少鹽分攝取和鹽分加工品 (零食)
a,高鹽食物會增加胃黏膜發炎與增加胃癌發生率
8. 保持抗發炎
過去有研究顯示:阿斯匹靈可以減少大腸癌、膽道癌復發,維他命D可以減少腫瘤惡化,魚油和薑黃素可以減少體內發炎激素與早期癌變。
改變生活為抗發炎模式後,體內可能還是存有微量發炎,我們可以透過檢測發炎指數(CRP)、白血球比(NLR)、維他命D值,來了解是否還存在發炎狀態。
門診研究,癌友抽血9成維生素D偏低(平均22ng/ml),或CRP升高慢性發炎,免疫功能較差的狀況(淋巴球在化放療後3-9個月較低),除飲食與運動外可以選擇性諮詢醫師使用【維生素D、薑黃素、雲芝酵母褐藻多醣體】平日來保養,配合上面提的重點來預防復發~
9. 永遠記得:不要抽菸與嚼檳榔。抽菸喝酒檳榔,增加100倍以上癌症發生率
10. 減輕慢性壓力
壓力激素是促進癌細胞的養分,每日舒壓運動(瑜珈、太極拳、大笑瑜珈、靜坐、冥想)都可以減少我們生活中的慢性壓力,增加腦內啡、調節免疫。
壓力增加壓力荷爾蒙分泌,增加胰島素阻抗與身體發炎,更容導致癌症侵襲力轉移力增強與慢性病發生
(看更多:壓力與癌症)。
人人必備舒壓運動 |
三.健康大原則就是抗發炎
我們減少身體發炎就會越健康,除了防癌,也減少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問題,身體發炎相關的疾病有以下疾病:
做越多以上10點原則越健康嗎 ? 是的!
根據 美國癌症研究所和世界癌症研究基金會的防癌指引,歐洲30多萬人調查,做以上10項建議越多項(大於 5-6項) :
癌症死亡率減少20%之多,心血管疾病減少40% (如下圖)